首页 资讯

鹤壁市山城区多渠道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

  找不到工作,部门主动送岗上门;想有一技之长,各种技能培训随心选;无法市场就业,公益性岗位来兜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近年来,鹤壁市山城区加强精准服务、政策帮扶,通过各种渠道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有效促进了贫困人员就业和稳定脱贫。

  按需荐岗,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复工后,山城区辛安镇镇史庄村扶贫车间里的缝纫机声比往日更热闹。李红的坐在缝纫机前,在车针“哒哒哒”的节奏下熟练地踩着脚踏板。李红的是史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在贫困户复工就业情况走访中,该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赵志红了解情况后,向她推荐了本村扶贫车间的岗位。“工作强度不大,离家近……”李红的被这几句话打动,在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的联系下,顺利上岗。“现在我一天能给300多套衣服上领,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呢!”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贫困人员才能稳定脱贫。近年来,在加大力度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方面,山城区人社局架起企业和贫困人员沟通的“连心桥”,主动对接企业和贫困人员,摸清“岗位供给”和“就业需求”两张清单,按需荐岗。在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方面,该区积极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区内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今年受疫情影响,山城区将线下招聘改为线上招聘,通过省、市招聘网站和“微观山城”公众号、微信矩阵群等开展网上招聘活动。针对文化程度不高、不能熟练使用网络的贫困人员,区人社局派专人上门宣传就业政策,送岗到家。针对疫情期间暂不能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本地就业岗位和临时性、季节性公益岗位,有效解决其经济收入来源。

  抓技能培训,“贫困户”变成“致富能手”

  “亲,你的货今天下午就能发走。”辛安镇镇东贾北堡村的王红沙经营着一家出售柳木菜墩的淘宝店铺,正在手机上回复顾客的咨询。王红沙一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李社江参加了当地人社局举办的技能培训,掌握了楼顶防水技术,2016年全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只是第一步,过上富裕的好日子才是两口子的目标。通过参加人社局组织的电商创业培训,王红沙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开起淘宝店铺,一个人既当客服又打磨菜墩、打包快递,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每天能卖十多个菜墩,赚两三百块钱。”王红沙兴奋地说道。夫妻俩勤劳致富,家里盖起两层小楼,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能手”,日子越过越红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山城区针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劳动力持续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有效推动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增加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精准摸排的基础上,对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了育婴员、中式面点师、美容师、保健按摩师等多种专业的技能培训,并提供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推送就业岗位等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赵志红介绍,2019年以来,该区技能培训70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02人。

  开发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脱贫兜住底

  55岁的李运国是元固乡李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腿部残疾无法外出打工,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2018年10月,村里将他选聘为扶贫公益性保洁员,每月300元的工资虽然不多,但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既能有一份稳定收入,还不耽误做农活,闲暇时间,李运国在自家接一些修电车的零活。“闺女马上大学毕业,今年还种了一亩半的葡萄,我相信日子肯定越过越好!”李运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对于年龄偏大或残疾家庭贫困劳动力以及家有重症病人等特殊原因,确实无法通过市场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我们开发了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为他们提供稳定收入。”该区人社局局长胡艳婷说。

  目前,山城区已开发了包括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村庄道路维护等多个公益性岗位,有力促进了当地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推荐阅读:苹果7p和苹果8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