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投身乡村振兴工作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黄克荣:藏在实践里的眼界

写在前面的话:千年纸山悠悠,发展生生不息。2023年暑期,温州大学鹿鸣青故事寻访实践团深入泽雅基层,踏上这片满载纸文化的土地,乘着千年古纸的清香,于山野田地间寻找泽雅书写的乡村振兴篇章。历史慢溯,泽雅的新故事正在悄然有序地展开……

人物名片

黄克荣,中共党员,现任瓯海区泽雅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曾获得首届中国古村落保护杰出贡献者、温州市服务行业名师名家、市级旅游工作先进个人、浙江最美风景人等荣誉称号。


“我的一点所谓的成就和泽雅的振兴是相互促进的。当我投入到泽雅的文旅研究中去,经过对当地的文物资源、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才挖掘出泽雅的很多可以吸引游客的点。泽雅成就了我,我也一直在为泽雅做力所能及的事。我这辈子只搞一件事,就是泽雅的旅游。”

黄克荣局长在阐述自己和泽雅文旅的关系时这样说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正是因为实践探索,黄克荣带头转变创新发展思路,打开了村民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实地考察,黄克荣挖掘出了泽雅在文旅方面的闪光点,找到了经济发展的切入口。同时,无论是暑期的实践队还是平时的调研考察都是我们大学生难能可贵的实践过程。从书本知识到走出课堂、投入实践,我们或许会感到陌生与困惑,但是经过与黄克荣的对谈,我们发现实践可以带给我们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那就是眼界。

转变创新发展思路

几十年前,泽雅的百姓并不了解这块生活了祖祖辈辈的山山水水可以成为开发旅游资源的宝库,也不明白当地的炒粉干、挑灯节这些传统的小吃和习俗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百姓依靠当地的农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乡村生活。

黄克荣等基层干部是第一批转变发展思路的人。他们学习借鉴了上海等大城市的发展观念,去思考泽雅是否也可以走文旅振兴的道路。最开始来泽雅村里的路人、游客找不到饭店,当时的下庵村村长就带头煮面条、炒粉干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吃,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乡间小菜却征服了许多人的味蕾。当地的百姓在村长的引领下办农家乐、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有不少百姓都获得了收益。大家逐渐发现,发现需求、响应需求,就是致富切入的起点。

百姓理念的改变是当地社会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离不开泽雅当地像黄克荣这样的基层干部的领导。黄克荣提到,原本大家觉得咖啡店只能开在城里,现在大家关于旅游的视角打开了,“乡村咖啡”这种新理念也就有了。比如龙溪的咖啡节3天里就接待了5万多游客,在乡村开咖啡店为泽雅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再比如很多百姓最开始认为的“美丽乡村”就是把房子造成千篇一律的样子甚至造成欧式,但是黄克荣觉得真正的“美丽乡村”必须保留历史底色,要在不破坏乡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并且村干部要做好管理和引导工作。

实地调研发现闪光点

“说到底还是‘高手在民间’。我们要下基层,去农民家里工作,深入到老百姓那里,下去调研才能看到发展泽雅文旅的办法。”黄克荣引用了李强总理的话回答了关于实地调研的问题。

泽雅最早的几个风景区就是调研出来的。第一本系统介绍泽雅造纸情况的资料性书稿《泽雅造纸》的作者林志文曾是黄克荣的高中语文老师。当时林老师经常会给班里布置书写家乡的作文题。班上的同学也就在完成作文时了解了不少泽雅当地的民俗和传说,也跟着考察了许多当时还没开发的景点。七瀑涧最开始只是一个当地人不会进去的偏僻的小山沟,但当同学们进去的时候才真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原来以为贫瘠幽深的小山沟里面竟然别有洞天。不仅仅是泽雅七瀑涧,还有西山的白水漈、麻芝川的百丈漈这些现在的风景名胜都是通过实地考察慢慢被发现的。

在打造“千年纸山”的金牌名片的过程中,黄克荣等人到多地调研。几经辗转,他们才在瑞安的姚氏家谱中发现了有关纸槽的记录,记录时间是宋代,于是“千年纸山”这个称号便有了根脉。黄克荣认为进行普查调研的时候虽然有时会枯燥但是也有自己的乐趣。当年去朱山普查的时候因为翻到了追溯当地历史渊源很有价值的家谱所以乐而忘食,一行人一直翻看、研究家谱直到下午四点还没吃饭,后来是肚子实在太饿了就到一户农家里吃了一顿简单的梅菜炒肉。“那顿梅菜炒肉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你投入了兴趣和精力就会有回报。”黄克荣想起当时的调研经历还是会非常感动。

正是长期以来的实地调研让黄克荣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成了泽雅旅游的“行走的百科全书”,他的调研成果也帮助泽雅当地发现更多吸引游客的亮点。

实践让大学生打开眼界

黄克荣认为大学生外出实践也是一个让思维更活跃、开拓眼界的过程。泽雅的振兴离不开两个点,一个是优秀的人才,一个是好的运营单位。人才永远都是源头活水,新颖的文创产品、优质的研学路线,都需要人才的更为创新的思路;高质量的产品需要好的运营单位来运营。

而大学生通过返乡实践、调研普查去发现埋藏在土地里的文化,去欣赏民风民俗里蕴含的历史魅力,去感悟民间高手面对自然困难和现代化变革显现出的民间智慧就是一个消解实践的陌生化,把实践所得化作生活阅历和精神动力的过程。

我们或许时常处于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课本知识不能联系生活经验这样的困惑和自我内耗之中。面对这样的困惑,那就去实践吧。让山山水水、亭台楼阁拓我们眼界,助我们成才。(本文由温州大学鹿鸣青故事寻访实践团采访、整理完成。)


推荐阅读:叶紫网